机械之家讯:在经历了长达3年的周期性下行后,分析人士预计今年光伏行业有望见底回升。市场对光伏产业的乐观预计主要根据三方面信息:首先,中欧光伏组件贸易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,欧盟为中国预留了7GW的市场份额,比预想的高惩罚性税率好很多;其次,部分光伏企业得益于新兴市场的开拓,在销量和盈利能力方面有所提高,财务状况有所好转;最后,中国大部分光伏政策将在下半年集中释放,分布式发电市场的启动会消化一部分国内光伏产能。
不可否认,行业最差的时期已经过去,但行业低谷期仍会延续很长一段时间,从好转到企业真正获利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,因为光伏行业很多根本性的矛盾还未解决。
光伏行业强者更强的格局正在形成,日本市场和欧洲“双反”都发挥了很好的“洗牌”作用。日本市场进入门槛高,注定只是少数一线企业的天下,这些企业受益于日本市场组件的高价格,既获得了出货量,又提升了自身盈利能力,一季度英利、晶澳等都尝到了日本市场的甜头。欧洲“双反”虽制定了“631”的配额制,但对于品牌和技术都具备优势的龙头企业来说,欧洲市场更青睐他们。
欧洲和日本市场都加速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市场化洗牌进程,相比之下,中国政府的救市行为反而拖了后腿。少数企业的回暖可能会在明年出现,但全行业的回暖至少还需要3~5年。
对像阿特斯一样的优势企业来讲,其保持霸主地位还必须依赖于电站项目,单纯卖组件企业技术优势再强也不具备可持续性。
第一,全球光伏市场增长幅度具备很大的不确定性,部分专家预计日本市场最多能再“火”一年;中国市场虽然制定了“十二五”末35GW的装机目标,其实完成的难度很大,政策出台后,企业到底能否有利可图还是未知数,企业观望态度普遍浓厚;欧洲市场需求量则取决于光伏成本的下降幅度,因为政策下调是必然的,也没有哪个国家会再次用政策来刺激市场;剩下的非洲、中东和东南亚市场只能说其增长迅速,对全球光伏市场的贡献还不值得一提。
第二,欧洲“双反”告诉我们,中国企业必须依赖自身市场,驰骋他国市场早晚不会有好下场,日本市场更是如此。2013年5月份,日本市场从中国进口光伏组件250MW,同比增长370.1%,中国企业对日本市场的开拓已经逼近极限,很难像占领欧洲一样占据日本市场绝大部分市场份额。日本市场在2015年之后可能会面临下滑,届时中国企业对日出货量会受到影响,而且有研究表明,随着日本本土企业的扩产,日本市场在2014年就能够实现自给自足,对于一个高度封闭性的民族来讲,这是不利于中国企业的现象。
第三,组件制造环节的利润无法有大提升,光伏产业发展的动力越来越依靠市场,全球各国都在下调光伏补贴,产业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失去上调价格的条件,只能向成本要效益,涨价是万万不能的。
强者越强,是市场化竞争的结果,但优势企业在中国很难发挥出优势,因为中国市场的救市行为让所有企业都看到了希望,“自产自用”趋势非常明显,传统的组件制造企业很难获得市场份额,大多也都沦为了EPC项目承包方或电站投资者,谁的电站建设的多,谁的组件就会卖的多,一线企业开拓中国市场其实考验的是其获取项目的能力,组件销售反而被边缘化。
最主要的是,影响行业走向的很多主要问题都未解决,光伏行业谈回暖还需很长时间,其中首要还是产能问题。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看来,2020年以前,中国平均每年10-15个GW的装机是没有问题的,到2020年将达到100GW,到那时产能过剩自然就消失了。笔者认为,中国光伏行业等不了多长时间,以五年或十年之后的眼光来看待今天的产能没有意义,只要市场大了,产能自然就会起来,但现在的问题是企业能看见明天的太阳吗?
再者,用需求来消化产能的做法是荒唐的,需求必须由市场来决定,中国“十二五”末可以完成35GW的装机量,拯救当前的国内市场。但产能问题一直还存在,“十二五”之后巨大的光伏需求靠什么来支撑,如果成本没有大幅改观,政府还愿不愿意继续出巨资来维持每年10GW的装机量。产能过剩的本质是光伏行业竞争力偏弱,市场需求下滑,中国政府不能人为的造市场,供需之间的核心矛盾不能得到解决,中国光伏根本没有希望。
中国光伏市场雷声大雨点小的问题也会一直存在,很多政策尚未出台,而且已经半公布的补贴政策无法唤起企业装机热情,光伏发展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,到底35GW的装机目标能完成多少谁也不清楚。同时,中国发展分布式市场处于严格的申报阶段,并不是备案制度,注定只有少量公关能力强的企业会从下游终端市场中受益。很多光伏政策和操作细则都处于讨论阶段,中国光伏市场不会一蹴而就,光伏行业真正回暖恐怕还需要3~5年。
机械之家为您提供最全面的钢管,板材,铝管,铝材,板材钢管品牌的装修知识点和各种板材钢管的导购与在线购买服务,拥有最便宜的板材钢管价格和最优质的售后服务,每天都有秒杀的抢购活动哦!敬请登陆机械之家:http://jixie.jc68.com/